企業如果打算申請國家高新企業,最起碼需要提前一年進行專利布局。如今的國家高新,需要發明專利、植物新品種、國家新藥、國家級農作物品種、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、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件以上;實用新型專利8件以上;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專利(主要是指: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,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)或者軟件著作權8件以上;這些都是申請國家高新企業時評分最多的知識產權部分。
專利布局是對一項產品或技術做出具體的專利申請判斷,需要分析:
1、對哪些技術方案申請,對哪些技術方案不申請;
2、申請什么類型的專利;
3、申請哪些國家(地區)的專利。
1、涉及問題較多,建議由專利代理人或熟悉專利(而不是技術)的人給出建議,然后由熟悉技術、市場的人根據建議做出判斷。技術方案并不等同于實際的產品或技術,一項產品或技術可能涉及多處創新,涉及多項技術方案,需要針對每一項考慮其保護的范圍,通過多個專利全面覆蓋。這里我們不說部分與整體、結構與方法、以及單個專利內的權利要求布局等很細節的問題,而說一些作為企業工作人員更應該注意的幾點:
判斷每個技術方案可能的市場價值,不僅考慮對自己企業的價值,也考慮對競爭對手、其他行業的價值。分析行業內技術發展的趨勢與水平,判斷申請專利的時機,今年申請還是明年申請,當然晚點申請也冒有被別人搶先申請的風險。申請專利不是越多越好,數量龐大的專利可能帶來財務壓力,專利是要交年費的。需要保密的技術考慮不申請專利,專利是要公開的。容易被模仿的專利,應當考慮申請。部分不希望申請專利,但是又不希望別人申請專利拿來妨礙自己的,技術公開。專利申請的一個工作之一是對產品或技術進行延伸,這是知識管理方面的內容。
2、以中國為例,是申請發明、還是實用新型、外觀設計,不同的類型是有所區別的。
3、專利的地域性,需要考慮產品的生產地、銷售地等因素,判斷在哪些國家、地區申請專利。上述2、3都是在1的基礎上進行。
我們知識產權公司可以針對企業的不同情況,對癥下藥,巧妙布局知識產權,以滿足申請國家高新企業的專利等先決要件。